PC管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PC管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机器人将助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22-06-13 18:57:36 阅读: 来源:PC管厂家
机器人将助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机器人革命有望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将影响全球制造业格局,而且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机器人产业有望上升为国家战略产业。围绕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态势等一系列问题,半月谈记者专访了我国机器人及机电一体化技术专家、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弧焊机器人和点焊机器人、为发展我国机器人技术做出重大贡献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控制及自动化系教授蔡鹤皋,请他展望一下中国的机器人时代。9月17日,工作人员在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用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数字化智能生产线检测区内巡视。问:第三次工业浪潮下的中国能否迎来机器人市场启动的良机?蔡鹤皋院士:应该说现在是我国机器人产业大发展的一个非常好的时期,即便是倒退5年,当时的市场对机器人的需求也还没充分显露出来。但是最近几年,我国出现劳动力短缺,人力成本不断提高的趋势,此外,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职业的选择空间也不断增大。面对人力资源短缺的现状,我国中小企业很难将厂子挪出去,因此必然要逐步走上自动化的路子。事实上,由于企业对机器人的需求呈井喷式爆发,很多企业都找到我们的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寻求我们的产品。从世界工业发展趋势来看,我国也要开辟自动化生产的道路。中国虽然是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201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装机量超过120万台,而中国装机量只有10万台,中国每万名产业工人所拥有的工业机器人数量仅为25,远低于日本的339、韩国的347、德国的250。这些数据表明,中国制造业自动化程度尚处于较低水平,这也意味着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可以这么说,如今我国已迎来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最佳机遇期,当前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劳动力成本持续增长、劳动力出现结构性短缺,这些必将成为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动力,中国工业机器人大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问:机器人产业能否引发中国又一次产业革命?蔡鹤皋院士:我认为是可能的。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是当下的先进生产力,必将成为全球经济持续发展的发动机。作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中国产业升级压力、劳动力成本上涨及节能减排立法,正在驱动中国制造业向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靠拢,这是中国制造业的机遇与挑战。而中国的企业要转型升级,中国要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就离不开自动化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推广。我相信以后生产车间中,将不断增加工业机器人的操作。据中国机器人网2014年度工业机器人深度行业报告指出,201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32864台,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机器人市场。当前我国的工业机器人产业正在兴起,目前我国具有400多家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和系统集成企业,部分中国制造的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取得初步突破,性能标准达到国外同类水平,并且已经形成了小批量生产能力。我了解目前各地都搞机器人产业,数量虽然很多,但大多数都是小而散的,未来必将经过一轮轮的市场竞争,通过收购兼并优胜劣汰,逐渐形成大的龙头企业。我并不是非常担心机器人产业的井喷式增长,因为这个阶段必须经过,日本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是这样。而且即便是我们自己的工业机器人巨头,跟国外品牌相比,也有规模上的弱势,毕竟得承认我们起步晚。而且,我们确实与国际上的机器人技术差距比较大。问:目前,我国在核心零部件以及关键技术方面,和国外的最大差距在哪里?从国际视野看,我国机器人与国际的差距到底有多大?蔡鹤皋院士:目前进口品牌的外资机器人普遍以6轴或者以上高端工业机器人为主,几乎垄断了制造、焊接等高端行业领域,而我国国产机器人主要应用还是以搬运和上下料机器人为主,处于行业的低端领域。另外,更为严峻的现实是,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关键基础部件还依赖进口,这造成国产机器人成本居高不下,缺乏竞争力。我认为当前应重点突破关键技术,加快实现关键基础部件产业化。比如伺服电机,我们还没有真正意义的、价格合理的生产商。所以我们要造机器人,只能进口德国或日本的电机,无形中机器人成本提高很多。还有减速器,我们自己制造的寿命、噪声、精度还存在很大问题。问:目前,机器人有关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那么转化的瓶颈在哪里?在产学研用有效对接的机制体制上您有哪些建议?蔡鹤皋院士:863计划一开始,就是研究,没有涉及产业化。863计划长期以来主要支持研究所和大学,近年来才提出以企业为主,所以长期以来取得的成果都在学校、研究所里。学校和科研机构毕竟不是企业,他们关心的是成果的鉴定和评奖,论文发表了、职称评上了、学生毕业了,就行了,少有人关心研究成果该如何转化。我的建议是要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研究所,实现良性循环。要以企业为主体,不断把成熟的研究成果变成产品,壮大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赚钱后资助研究,另外企业还可以给教学提供平台,教学再为生产提供人才、为科研提供人才。问:从科研、应用两方面来看,国家政策层面如何推进工业机器人技术及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您有哪些对策建议?蔡鹤皋院士:政府的作用就是扶植和支持。不是要政府出钱建厂子,而是指政府在产业发展当中要规划,要有前瞻性,起到引导作用,看得要远。2013年年底,工信部发布《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进行了战略层面的规划指导。近期,工信部又表示要加大对机器人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和政策扶持等,力争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在今年6月9日举行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表示,要把中国机器人水平提高上去,而且要尽可能多地占领市场。从科技部、工信部到国家发展改革委,都已经感到了提升机器人制造业的重要性。无论是企业家,还是研究所、高校、地方政府,都注意到了这个机遇,我们需要尽快把中国机器人制造业发展起来。但必须注意的是,现在发展机器人不单纯是市场、技术问题,还有政策问题,我认为除了产学研结合,还要加一个官,即官产学研结合。政府要制定符合机器人产业的政策,特别是税收政策。我国目前进口整机机器人是给予减税政策,而进口机器人元器件则要课以重税,这就搞反了。我们不能鼓励购买整个机器人,或者说是整机,不然国内机器人企业如何发展呢?还有,我国广大中小企业对工业机器人需求迫切,但一般的中小企业又没有能力买进口机器人,所以谁能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谁就能成为我国机器人市场上的赢家。因此,政府对生产和使用机器人的企业都应给予一定资金和政策扶持。

雄商网
万里平台上海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