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管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PC管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中国人赚大钱的逻辑

发布时间:2021-02-22 15:54:46 阅读: 来源:PC管厂家

中国人赚大钱的逻辑

很多人其实到现在也没弄明白他们是怎么赚钱的,很多人都会把自己都成功归结为能力的结果,事实上这个是最大的可悲。

很多人其实到现在也没弄明白他们是怎么赚钱的,很多人都会把自己都成功归结为能力的结果,事实上这个是最大的可悲……  所有的成功失败,很大程度上都不是自己个人能力决定的,而是很大程度上被大趋势给决定了。

笔者曾撰文提到自己为什么离开股市,突然只是因为觉得个人能力不如别人,勤奋不如别人,运气不如别人,凭什么跟人在一个能力充分竞争市场上赚钱?唯一盈利性的机会其实只有一个,就是猪都会赚钱的时候,才有赚钱的机会啊。  也就是风口来的时候,例如06年,例如09年,那时候,满大街都会听到谁赚了多少,赚了多少,于是就能有机会赚钱了,如果在一个不是普遍性的盈利市场上的时候,赚钱一般都是辛苦钱,也就是跟人比体力才能赚钱,花更多的时间,做更多的调研,那些都是辛苦钱。  而可悲的可能是竞争越充分的市场,你会更可悲的发现即使很辛苦了,也是不赚钱的。  后来衍生出去看很多问题,发现其实不单是股市,任何行业好像都是差不多,2002年的时候,很多同学离开了中国去美国读书,都是名校啊。  十多年过去了,在国内啥事情也没干,结婚生子,然后没事只能买房子,一套两套三四套,然后就发现那些国外读了n年的书的同学们可能就比较悲催了,回国可能一套房子也买不起。  是我们能力强么,不是的,是因为赶上了好时候,中国大发展都格局里,能力其实是不需要的,自己也很悲催的发现,回老家去,甚至不如那些没考上大学的同学们,他们初中毕业、高中毕业就开始闯荡江湖,更早的接触社会,更早的在外贸领域做业务。  而你因为可能是大学毕业,选择也比较多,反倒不如他们有更好的积累,尤其在过去十年赚钱最多房地产行业,一般比拼的其实也是胆魄而非能力。  东阳是建筑之乡,很多人很小就跟着走南闯北做工程,然后在过去十年里,一个个都赚了很多钱,反观我们自诩名校毕业,其实是不如他们的,当然现在趋势也在变化,互联网出现的格局里,房地产衰退之下,这个趋势不同了,盈利逻辑也跟着变化了。  前些日子碰到一个ut出来创业的小伙子,当年ut可能在全国招聘的为数不多的本科生,他打败了无数的人终于挤进了ut,而那些被他打败的人,黯然的走进了阿里的大门,彼时的阿里容纳了一帮乌合之众,很多都是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学生,名校几乎没有。  十多年过去了,那个进了ut的天才,现在要出来创业了,那些没办法只能去阿里的人,一个个身价过亿要给那些牛逼哄哄当年逼的他们无路可走的牛人们投钱去了,能力决定一切么?好像还真不是。  前些日子,跟黄晓捷师兄谈话,他谈到他2001年在五道口读书的时候逃课去卖空调,希望发家致富,结果卖了一年多,晒得黑黑的回学校,然后说了一句话,叫辛苦不赚钱。  这简直就是句真理,这个世界上,赚钱的事情,从来不是辛苦的事情。你们比辛苦,比的过那些富士康的工人么,比得过农民伯伯么?但是他们比你更赚钱么?  所以世界上,如果一个行业要靠比能力来赚钱的时候,你会发现好像赚的只能是辛苦钱了。更苦逼的是甚至很多人还赚不了辛苦钱,例如现在一堆苦逼的淘宝电商。  现在创业的人很多,创业有时候选择大方向很重要,因为赚大钱和赚小钱说白了,其实都会很辛苦,都很艰难,路边开一个小店铺要做成赚钱,其实也不见得比做好一个国有企业要容易到哪里去,都不容易,但是同样辛苦,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这个时候,大格局大趋势就显得非常重要,尽量去做一些趋势性的机会的事情,市场整体向上的机会,只要做的稍微好点,总还是有机会的,而有些行业,怎么做,其实都注定了最终的结果都不会好。  做投资的要去投资一个赚的是辛苦钱的时候,那就会发现赚取的只能是社会平均回报率,于是我们到最后发现得出的结论其实也还是尽量淡化能力的重要性,更多看中趋势性的投资机会。  在大趋势性的格局里,在进行一定程度的铺量投资,能力无法量化,很难确切的预测,而大趋势的视野还是有一定的逻辑可循。  周鸿祎有篇文章是说,趋势之下无可抵挡,孙中山很多年前有句话叫,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意思就是任由你在牛逼,你也无法对抗历史的潮流,这就是趋势的力量。但是问题来了,趋势到底是什么呢?  趋势是什么很难定义,第一个特征其实是趋势只有在将起未起的时候,才有意义,太早看到趋势其实毫无意义,你会错过太多的东西。  也是为什么很多聪明人都赚不到钱的原因,趋势看到了最后就是虚无主义者,因为觉得这个也就这样那个也就那样,看的太远的人,其实挺适合做先知,当然也很容易成为先烈,看的太早的悲催案例太多了,意义更是不大。  哥白尼在中世纪就看到了地球不是宇宙中心,于是就被火烧死了,太多太多聪明人死在了不在当下生活的故事里去,等好不容易撑到风口来的时候,他已经先没了。  而如果,趋势都被人看到的时候,其实趋势的意义也就没了,当真理都被大家接受的时候,真理就会沦落为常识,你已经没有任何机会和优势来成为一个布道者了。  在现实中也有挺多好玩的事情,前些日子听到一个农民说,政府让种葱就种蒜,政府让种蒜就种葱。这个就是极为简单的朴素的趋势性发现的案例。当趋势被所有的人都看到的时候,你其实只能回归到赚辛苦钱的逻辑里去,记住辛苦钱往往不赚钱的真理吧。  在这个特征里,收获的东西是什么呢?是提前预判很重要,因为只有在人们尚未发现,而你却提前发现,也提前动手了,那或许能有先发性优势。  这里挺有意思的是很多人其实都能看到一些趋势性机会,但是能下手的人其实也不多,看多做空,看空做多,甚至看而不做的人,其实都挺多,经常听很多人说,当年我怎么怎么看对了,但是这种看对了,跟你有啥关系么。  总体来说,爱折腾的人,胜算更大,未来的创业很大程度上会比拼试错的次数和成本的综合。尤其是趋势留的时间窗口越来越小的时候。  笔者算是在金融领域这几年稍微有些薄名很大程度上还是做了些预判的吧,回头看两年来写的一系列金融文字,还是很大程度上预判来我国的金融经济形势,也对一些企业做了整体性的判断,大体还是经得起推敲,实践也在不断的验证一些当初的观点。  笔者2011年提出经济形势下行,金融去杠杆化即将开始的情况的观点,持有货币现金是相对合理的理性选择,现在基本上也得到了验证。  最近很多人都在提说企业做好过冬的准备,其实现实的情况是,如果过去两三年前不提前准备好过冬,现在大部分企业都已经半截子入土了,也就无法过冬了。尤其是杠杆很高的金融企业,难度更大。  一个普遍性的经济下滑趋势下,金融的整体性盈利格局是很难维系的,整个逻辑链条其实是很简单清晰的,难度就在于你怎么判断经济下行的格局,尤其是在2011年还不是很明显的市场情况下,乐观气氛浓厚的2011年里提通货紧缩的确是不太容易让人接受的观点。  笔者对金融行业得简单理解就是金融很大程度上看天吃饭的行业,在普遍性不赚钱的市场里,你金融机构要实现盈利,难度其实很大,这种典型看天吃饭得行业得合理逻辑就是能赚钱得时候,狠狠得赚钱,不能赚钱得时候就回家休息,游山玩水。  不跟大趋势做对抗,当然不是说大趋势不好,你没有赚钱得机会,只是这种机会会很辛苦,好汉不赚六月钱?火中取栗得事情玩他干什么呢?  笔者过去几年在四川一个高利贷培训班,一直都是这个观点,很多学生都问我,那我们怎么办呢?难道等死么。  为什么不做就是等死,不干事情,难道就不能休息睡觉?为什么要每天把自己弄的累死才心满意足?事实上,与其在家勤勤恳恳到处作风控放高利贷,不如跟着我游山玩水,骗吃骗喝,这个花钱一年能花多少?  笔者承认,这课程一直不太被人喜欢,因为这个世界做个说实话的人,向来都不讨好,说实话尤其说难听的话的人,往往都挺可悲  当年袁绍官渡之战,谋士跟他说,不能打,不能打,一定败。袁绍不听非要打,还把谋士关了起来,后来果然败了,别人就跟谋士说,主公败了,真该听你的话啊,回来会感激你得。谋士就叹气说,不是的,如果主公胜了,一定会很高兴,然后天天奚落我,骂我神棍,我还能活命,如果败了,他一定会觉得面子挂不住,反倒把我给杀了。  没多久就应验了,这个世界没人喜欢说真话,的确是有道理的。不过好在我是自由身,这个也是互联网带来得好处,就是喜欢听就听,不喜欢听就不听。  但是两年过去了,随着民间金融出事越来越多,其实基本可以验证一个观点就是,过去维系金融体系蓬勃发展的市场性基础在坍塌。  从过去三十多年来看,维系中国信贷金融体系的基础其实是市场的企业一直是赚钱的,我们八九十年代,企业能赚钱,无论你是摆地摊还是生产物品,都能赚不少钱。  2000年以后,生产可能本身不赚钱了,但是资产升值所赚取的利润甚至比单纯的生产本身还赚钱,使得你过去的金融体系,无论是低利贷还是高利贷都可以被收益覆盖,企业只要赚钱,金融机构你怎么玩,都不会出问题。  但是现在的市场的可怕之处在于谁都不赚钱,在一个整体不赚钱的市场里,金融的逻辑则永远无法实现,企业赚了十块钱,还你三块钱愿意,但是总共赚个三块钱给你两块,估计就心不甘情不愿了,如果亏钱了,要还你三块钱,基本就是跑路的格局。  所以谈金融困境很多时候首先要谈的问题是经济问题,都不是本身单纯的金融问题,核心是你信贷供给无法解决企业是否盈利的问题。  目前市场企业为什么不赚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整体性的产能过剩,这个问题恰恰是非金融命题可以解答的,你放水也好,扶持也好,都无法消耗整体性的产能困境,这样的市场里,去产能成为了必然的格局,去产能是成本很高,代价很大,而放松金融恰恰不是去产能的逻辑,如何理解金融扶持呢?  如同一桌子人嗷嗷待哺都快饿死了,怎么办?现实的选择应该是饿死一部分人,然后给剩余的人支持,这样就能延续下去,而金融放水是什么?放水就是如同来一场盛宴,给所有的人一起吃,然后呢,强壮的和不强壮的,是都能吃一场饱饭了,但是结果呢?结果其实是一起死。如此现实残酷,怎么选?不知道。  某地区政府呼吁救市,其实现在的救市其实说一场惩罚好人,保护坏人的制度,是恶制度,为什么呢?许多规范经营的好企业,其实过去几年都挺安分守己的,反倒是很多不安份的企业过去几年一直在扩杠杆,没节制的借钱,还大打价格战。  浙江很多企业一直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目的并不是为了产品获得利润,而是以此为基础向银行融资,进行其他领域的投资,他们的存在本来就让那些安分守己的企业很难生存了,现在出现问题了,结果要去救他们了,那不是扯淡是什么呢?坏人总是得不到惩罚,好人总是得不到保护的市场,最终就是大家都一起变坏吧。  现实还有些好玩的逻辑,市场上生产企业不赚钱的时候,我们其实就会发现,市场流动性会挺好的,为什么呢?  因为很多企业因为生产不赚钱,不但不会借钱扩大生产,反倒会挤压出很多钱出来,于是形成了今年二季度三季度的信贷规模下降的情况,好人都不借钱了,因为借来的钱如果无法赚钱,好人为什么要借?那么借钱的是什么人?  是已经陷入困境的企业,流动性出现问题的企业,才需要借钱维系流动性,避免不崩盘,而这部分企业,银行又不敢借钱,于是就出现了存贷规模双降的情况,很现实的市场就是如此。  那么这份生产中流出来的钱去哪里呢?安分守纪的情况下,应该是趴着,但是现实其实大部分的资金都不会安分守己,于是这部分钱,一部分成了游资,到处突击,寻找投机性机会,美其名曰做金融。  另外一部分,其实是去了互联网领域,两个逻辑可能合一,互联网目前如此火热,恰恰反应的是整体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对渠道的依赖,互联网电商就是突出的表现,第二反应是钱无处可取,追逐目前市场最大的热点,互联网,犹如黑暗中的灯塔,现实越残酷,灯塔就越是明亮,然后大家飞蛾扑火。  今年创业市场非常火热,大量的vc成立,是个人都成为了投资人,都希望投资出一个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等,一边是实体的不景气,一边是创业氛围的浓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个逻辑其实是相同的,实体越不好,资金就越挤入具备想像力的行业中。  这个逻辑其实暗含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阳谋,就是政府鼓励和希望市场上的钱都尽可能尽快的被消耗掉,这是一场消灭钱的运动,可以理解成是金融去产能过剩的逻辑。  趋势的背后其实反应很多问题,现在很多人都在说阿里如何牛逼,如何牛逼,其实这个话题怎么说呢?  在一个趋势起来的时候,乘风而起其实难度并不如想象中大,在新兴领域并不需要太大大努力,就能较为轻松的击败固有规则体系里的王者,苏宁曾经是线下的王者,当年股价也是及其牛逼的,但是阿里打掉苏宁。  笔者并不认为是一个企业对一个企业的胜利,他是一个时代对另外一个时代的胜利,每个时代里都有自己的王者,苏宁代表了互联网未出现之前的渠道之王。  而阿里则是互联网时代的王者,本质反应的其实是人类走入了互联网时代,原先的生活作业方式时候对苏宁的依赖变得不再被需要。  这个时候,会发现不是苏宁不努力,不牛逼,而是再牛逼也没用,你是很好很好的,只是我也不需要了,这个是挺悲伤爱情故事。  事实上这种趋势性的颠覆市场上有过太多的案例,很多曾经在我们生命中如此重要且认为永远都不会离开你的东西,其实发现一点点都在离去,这个观点其实用在阿里、腾讯身上也上一样适用,你认为永远离不开的他们,也说不定很快会离去。  想到苏宁,突然想起了国美,很多年前黄光裕和陈晓之争,笔者认同陈晓当时的思路,黄光裕在牢里写信要求每年新增门店数量,认为这是核心竞争力,是阻拦人家进入这个行业的高壁垒,门店越多,优势就预定先,很显然陈晓不认同这个观点,他砍掉了很多的不盈利的门店,经营理念之争引发了他们两个的恶斗。  不去评价是非对错,单纯从结果来看,不得不说,其实黄光裕错了,在固有规则和体系里,门店越多,优势越明显,但是人类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的时候,发现,门店越多,其实是死的越快的,因为你做的再好再好,人们都不回来了,都不需要你了。  而当认识清楚这个趋势的时候,要掉头的时候,才发现压根无法回头,庞大的门店数量都是负担,而不是优势。必须先自我革命,让自己归零,才能跟人家一条起跑线上,但是人家会等你么?即使一条起跑线了,能保证一定能在新规则下玩得过人家么?  这个就是可怕的趋势之争,不同维度体系里的竞争是极其可怕的,压根不是单纯和纯粹的能力之争了。  互联网其实是个底层革命,改变很多的生产作业方式,从而使得固有生产作业方式上的一系列王者的优势丧失。  因为互联网这个技术,我们被改变了很多,在很多行业都日益被互联网的今天,金融业不可避免受到波及,但是事实上金融业由于是低频交易,他所受到的波及并不如对其他行业影响大,但是又由于金融业的客单价高,这种变革带来的影响力却很大。  对金融业的几个趋势性的改变,我最近很关注众筹,前几天跟红杉资本也谈到过这个话题,其实我想说互联网出现对早期投资的改变是比较现实的,最大的特征就是互联网使得投资非专业化的趋势大幅度加强,怎么理解呢?  原先的社会体系里,投资其实是很高大上的行业,投资人每天打高尔夫,住五星级酒店,一堆人找他要钱,然后他给钱,感觉很爽,再过去那个年代里,钱是极其重要的门槛,无论是投资还是创业,钱都是重要的门槛,你没个几千万在手,做什么投资,其实几千万可能都不够。  创业也是,阿里在十年前拿到了投资基本上就可以把别的竞争对手给灭了,拿到钱和没拿到钱的竞争压根不再一个层面上。所以投资人的高大上很大程度上是钱堆积出来的,他选了谁,谁可能就能快速成长,远超越同行。  但是走到了今天两个明显变化,第一个是有钱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有钱人现在都进入了投资领域,随便个土豪都能拿出个几千万做投资的时候,我们发现高大上的投资已经彻底庸俗化了。  而且原先被认为是专业性很强的行业其实被土豪也冲击的七零八落的,专业机构估值个千八万的项目,土豪一进来就轻松把你击垮,人家以亏了都无所谓的心态跟你玩,你很难玩的过他们,这种业余投资人的出现,对专业化还是有一定要求的行业来说是很可怕的。  而互联网的出现是进一步加剧这个特征,互联网出现以后,让更多没什么钱的人凑在一起能量甚至超越了土豪。  这个逻辑,越来越会得到验证,而且趋势呈现加强的态度,大量屌丝拿出无所谓亏得起的钱合投一些靠谱不靠谱的项目,然后拼了命的充当义务推广员的作用,帮助项目快速成长。  最终发现,以前一千个人想创业只有一百个人能创业的时代过去了,现在一千个人想创业九百个人能创业了,为什么,因为市场给了很多的办法给他钱,钱不是门槛的时候,市场越来越公平,能力竞争越来越充分。  在早期投资格局里还采取传统基金的方式进行投资的逻辑,我个人感觉其实难度挺大的,现在的投资是两头当孙子,拿钱时候当孙子,投资项目时候也当孙子,我反正是不会去想做这种事情的,给人钱还看人脸色,这种钱不如不赚。  趋势的第二个特征是什么?是随机偶然不可测。我们看到很多是因为技术的不可替代性,群体性特征的不可测性。  使得技术是不可琢磨的,而且群体性特征的兴起使得热点不断被改变,社会整体的无意识,你很难把握未来趋势的机会在哪里。关于为什么社会整体的无意识,可以看我书章节里大数据这个章节。这里不多说了。  世界上能跟着趋势赚钱的是两类人,一类人是马云、黄晓捷这样的人,他们天生具备敏锐的嗅觉,对于市场的理解很通透,而且执行力很强,天生爱折腾,且够狠,对自己能狠下心来的人,都能成点事情,如果看准来方向,能成大事。  还有一类人压根不存在所谓选择一说,他们中绝大多数人所谓跟着趋势赚钱,并不是主动意识的结果,而是被动选择的结果,他们被社会的洪流抛向了不同的领域,然后就是花落谁家是谁家的格局,有人成事,有人败事,无非是祖坟冒青烟的结果罢了。  94年被下岗的人,后来都能赚点小钱,而那些不下岗的员工,现在估计得下岗了,02年进不了银行得人,去了房地产或者去了阿里,现在赚了大钱。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面,这个逻辑和趋势很明显,决定你是否赚大钱的逻辑,不是选择,不是能力,而是运气,对,就是运气。  这个世界,你赚小钱才是能力,赚大钱其实是靠命的,你努力勤奋,现在的社会,让你能过比较好的生活,但是,并不是努力勤奋就能让你成为马云马化腾的,命格不再,就别瞎想了。  其实我在台湾大学做演讲的时候提过一个叫中美教育比较的观点,美国赚大钱的人都是名校毕业,至少考上了名校,美国要上名校,也是不容易的,都是牛人,但是中国其实赚大钱的很少是名校毕业的,首富也只是杭州师范大学而已,不是说这个学校不好,至少没有清华北大好,这个大家总是要认的吧。那么这里说明的问题是什么呢?  是因为大爆发的年代里,越是底层越容易被抛向不一样的社会洪流,而不一样的洪流,往往会有大机遇,很多人没得选择,更不会走固有的社会路径,也就更容易被抛弃社会的大趋势之中去。  中国人过去十年的趋势性机会,不是互联网,互联网其实是最近一两年的趋势,过去十年的趋势性机会其实是资产升值,大量的房地产商在过去十年的盈利能力其实是极强的,只是趋势一旦逆转以后,互联网很轻松的就击垮了这个固有的社会趋势,不是房地产不行,也不是互联网太牛逼,而是社会趋势转化很快。  在过去房地产是趋势的格局下,就会发现,曾经很多年的首富五十强,都是房地产老板,还有曾经的煤老板,他们的出身都极低,为什么呢?  很多人其实到现在也没弄明白他们是怎么赚这个钱的,很多人都会把自己都成功归结为能力的结果,事实上这个是最大的可悲,哪里有什么能力的结果呢?  你刚好在适合的年代碰巧做对了一件事情而已,然后以后就长期坚持这种策略,坚持固有的逻辑去做事情的话,结果可能会死的很惨。  在底层架构改变的过程中,金融业是随之改变的,小逻辑必然是服从大逻辑的,所以看清楚互联网的趋势性变化,更有现实性意义。

2015理财之路怎么走:明年买啥股票稳赚钱  2014 年是理财市场冷暖交替的一年,楼市冷了,股市热了;汇率升了,利率降了;互联网金融火了,实体经济蔫了……2015年,我们又该如何抓住快速变化的理财时尚,获得属于自己的收益呢?  如今的理财市场越来越像时尚界,产品的流行速度越来越快,这一点在2014 年体现得尤为突出。  年初,余额宝风光无限,年化收益率直逼7%,规模也急剧膨胀,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一只货币基金。受余额宝的影响,各种宝类产品蜂拥而上,成为了理财菜鸟们的首选投资工具。然而,随着银行间资金紧张状况的改善,余额宝的收益率大幅回落到4%左右,9 月底的规模比6 月底还减少了一些。如今,人们只是把余额宝当成现金管理的工具,指望余额宝发财的人越来越少了。  过去的4 年,最不流行的理财方式是炒股。的确,A 股市场已经4 年没有出现像样的行情了,哪怕是2014 年上半年,股市依然没有任何起色,上证指数总是在2000 点附近徘徊。然而进入下半年,受无风险收益率降低的影响,部分资金进入股市,使得股市出现了难得的上涨行情。在央行降息等利好政策的刺激下,上证指数冲破了2600 点,成交量也创出了历史新高,牛市特征初步得到显现。  与股市趋热相对应的是楼市渐冷。过去10 多年,楼市风光无限,收益率无人能敌。可在限购、限贷等政策的打压下,楼市终于停下了上涨的脚步,只涨不跌的神话被打破了。尽管此后全国多数地区取消了限购,央行也对改善型购房贷款进行了松绑,但对房地产市场复苏的影响并不显著,特别是三、四线城市的楼市,仍面临着巨大的去库存压力。  在国际市场上,美元再度成为强势货币,对日元、欧元等非美货币大幅度升值。受美元走强影响,国际上大宗商品价格暴跌,短短几个月时间,石油价格就下跌了30%;黄金更是跌破了1200 美元/盎司,直逼1100 美元/盎司大关。在人们看好人民币兑美元将步入“5”时代的时候,人民币又出人意料地贬值近5%,此后虽有所回升,但仍没有收复全部失地。面对风格变换越来越快的理财市场,2015 年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理财策略,才能把握住流行的趋势呢?  关注一:利率  11 月21 日,央行突然宣布降息,同时放宽了银行存款利率的幅度范围,由原来的1.1 倍上调到1.2 倍,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又向前进了一步。以前,我们去银行存钱,是不需要比较的,无论大小银行,利率水平完全一样。后来,利率管制放松了一些,大小银行之间的利率有了一定的差别,但差距非常小,还不足以引起存款搬家。现在,情况不同了,仅1 年期存款利率最高、最低就相差了0.3%,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差距。因此,未来在选择银行储蓄的时候,我们或许要货比三家了。  随着利率水平的下调,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可能下调。事实上,在度过了去年下半年到今年春节前的“钱荒”后,市场上的资金供给相对充裕,资金价格快速回落,导致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降低。由于央行已经打开了降息通道,未来继续降息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在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时,我们应该尽可能选择期限长一点的产品,以及时锁定收益。  在无风险收益率降低的过程中,债券的价格会上升,这也是今年债券基金表现上佳的重要原因。2015 年,债券基金依然是一个比较好的投资品种,但和2014 年相比,由于无风险收益率的下降空间变小,表现可能会逊色于今年,但仍不失为一种比较稳妥的投资。  对于改善型购房者来说,2015 年可能是一个不错的购房年份。受房贷利率下降、限贷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以前无力进行改善型购房的人,如今重新具有了购房的能力和资格。在房产市场比较平稳的情况下,可以择机改善居住条件。  关注二:成长性  2014 年,中国的GDP 增幅明显降低,经济增长出现了放缓的迹象,这一趋势在未来的2015 年很可能会继续延续。在经济比较低迷的时候,投资机会也相应减少。但我们不必对此过于悲观,因为在经济下行周期,国家势必将加大改革的力度,靠改革红利带动经济增长。因此,我们还必须对中国经济的增长情况保持高度关注,一旦改革见成效,经济步入复苏周期,新的投资机会就会大量出现。如果不能抓住这些机会,我们可能又要多奋斗好几年。  2015 年,最值得关注的投资市场自然是股市,而股市中最值得关注的概念是成长。过去2 年,以创业板为代表的成长股,风光无限,走出了一波结构型牛市。在资金面并不是非常宽裕的背景下,大幅度炒高蓝筹股难度颇大,机会仍然会更多地出现在小盘成长股身上。在关注宏观经济成长情况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把眼光集中在那些能引领经济结构转型的成长股身上。  关注三:汇率  2014 年APEC 首脑会议之后,许多国家都放宽了对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经商的签证限制,这不仅意味着中国护照的含金量提高了,也表明中国的国际化程度又提高了一步。  与以往只需关注国内的投资和消费相比,未来的理财则更需要具有全球化的眼光。据预测,2014 年出境游人数为1.15 亿人次,比2013 年增加17.5%,未来出境游的人数还会持续增长。而与出境游密切相关的自然是汇率,今年日元大幅度贬值,使得赴日旅游大热。在美元保持强势的情况下,去非美地区旅游必然能够在汇率上获得不错的优惠。  随着沪港通的启动,我们对外投资的渠道更多了;跨境电商的登陆,让海淘更加便利了。因此,我们更应注意汇率的变动,把握好汇率波动的机会,避免出现汇率方面的重大损失。  剧透明年互联网理财风往哪吹  2014 年互联网金融红透半边天。以“余额宝”为首的“宝宝”军团扬起便捷理财的风帆,而P2P 平台的数量早已破千,投资者遍布全国。  不过,随着各类“宝宝”产品收益率的降低,同时P2P 市场各种问题的暴露,互联网金融在2015 年又会朝哪个方向发展呢?对投资者来说,注重产品的附加功能,并且随机应变、优选投资标的才是上策。   收益降低“宝宝”也可作生活“助手”  2014 年年初,不少“宝”类产品的收益率都在6%以上,加上超便捷的申购方式,打动了一大批“屌丝”理财族的心。“银行理财产品都要5 万元起投,门槛太高了,而‘余额宝’、‘理财通’只要几百、几千元就能买。”不少“宝”粉表示,不用去银行柜面排队购买,只需电脑、手机下单操作的“零负担”体验也是钟爱“宝宝”的重要原因。  不过,“宝”类产品的收益水平无法长期保持高位却是不争的事实。根据好买基金网统计,当前“宝”类产品的7 日平均年化收益率为4.34%(11 月24 日统计)。在纳入统计的“宝”类产品中,易方达易理财、百赚利滚利、广发天天红表现居前,7 日年化收益率分别为5.42%、5.07%、4.96%;平安盈、佣金宝、银联天天富表现居后,7 日年化收益率分别为4.06%、3.66%、3.63%。由此可见,“宝”类产品已进入“4”时代,收益减少,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自然降低不少。   近期,央行的降息政策或将再次打击“宝宝”们的收益水平,估计未来较长时间,要货币基金再出现6%、甚至7%这样高收益率已经不太可能。   不过,“宝”类产品的作用其实并不只是收益。对投资者来说,能享受到各种额外的便捷服务才是关键。比如余额宝产品,你可以在兼顾投资的同时,很方便地进行购物消费,资金在需要时能实时付账。又比如汇添富的现金宝,可对40 家银行的信用卡进行跨行免费还款,最快1 秒实时到账,真是生活好助手。如果你突然发现手机余额不足,也可用现金宝充值,坐享折扣价。而中信的薪金煲产品,则颠覆了传统T+0 赎回的概念,支持基金份额快速变现。在ATM机或者中信银行柜台可取现,或进行线上、线下消费支付、转账等,单个账户当日50万元的限额可充分满足需求。   考虑到产品收益高低变化无常,我们建议大家在选购“宝”类产品时,更注重附加功能。找个贴心、能干又免费的理财“助手”岂不是很好?   P2P投资最重优选平台  P2P 的崛起让大家对理财收益有了更高的渴望,但投资P2P不能只看收益。   进入11 月以来,几乎每天都有P2P平台提现困难或跑路,而随着银行系、国资背景平台的加入,P2P 混战才刚刚开始。对很多草根平台来说,2015 年将是极富挑战的一年,是做大做强还是一蹶不振谁都不好说。所以,投资者更要精选平台,以分散投资,降低风险。   在选择平台时,首先可考虑“背景”过硬的平台,这样在资金安全性方面更有保障。第二从项目本身出发,不要将资金集中于某一个借款标,而要分散至几个、几十个借款标,这样才能防止一损俱损。   大家可以根据门户网站的数据统计结果进行横向比较,尽量选规模较大、成立时间较久的平台,同时也要关注行业政策动态。若监管收紧,一方面能提高行业的规范度,但同时也会使一些不良平台直接“关门”。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投资者看到P2P 收益高,年化收益率能达到18%甚至20%以上,就把全部家当拿去投资,这是很冒风险的。我们建议资产要合理配置,投资P2P 的资金最好不要超过全部投资资产的30%。  2015年买啥股票稳赚钱  如果今年你在股市中赚到了钱,那么恭喜你,2015年的股市或许将更加精彩;如果错过了今年的行情,也没关系,明年机会更多,而现在正是布局之时。  明年会有哪些热点  仅仅4 个月时间,市场情绪由低迷转向激情。而目前临近年末,如何布局2015 年是投资者格外关注的。  对于散户来说,如果牛市来临,首先保证不要“踏空”。其次,如能获得超额收益则更好。因此,可以设计一个“稳健进取型”的配置组合。在这个组合中,不妨选择直接受益牛市的券商股作为“压仓石”,然后再选择一两只有可能大幅领先大盘指数的股票博高收益。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取得超额收益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是受到事件驱动、基本面得到根本改善的公司,不管是公司资产重组、注入资产,还是政策扶持,只要公司基本面得到了根本改善,市场就会对其重新估值。对这些公司如果有前瞻性的判断,提前“潜伏”,就会带来比较好的收益。  其次是中小市值公司的超额成长,主要体现在创业板,这些公司往往来自新兴行业,业绩超预期。  券商板块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牛市期间券商板块的涨幅都比较可观。从7 月22 到11 月24 日,4 个月内券商板块整体涨幅达到64.7%,远超同期上证指数的23.5%。  而这一轮行情中,券商股之所以表现优异,除了“券商利润提升”这一传统因素外,政策的利好也很重要。在11月19 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再提注册制。会议强调,抓紧出台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案,取消股票发行的持续盈利条件,降低小微和创新型企业上市门槛。审核制改注册制是中国股市一项革命性的突破,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大大增加,此项规定直接利好券商。此外,降息、新三板扩容、沪港通开闸、“T+0”的预期等都直接利好券商。  正是因为目前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十分利好券商行业,因此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一方面是多家券商正在通过排队IPO、借壳(如近期“安信证券”资产注入中纺投资)等方式力争上市;另一方面,已经上市的券商则纷纷通过增发募集资金,准备大干一场。在19 家已经上市的券商中有4 家在近期停牌,其中光大证券率先在11 月21 日复牌,拟通过定增募集资金80 亿元,全部用于增加公司资本金,其股价在当天涨停。  既然券商对行业前景这么看好,作为投资者能做的就是投资券商。当然,无论是沪港通等政策利好,还是券商业绩的提升都是一个长期过程,这就注定了券商股的估值提升也会是一个长期过程,将贯穿整个牛市周期。  在个股上,受益沪港通最大的有中信证券、海通证券。此外,具有国企改革等概念的区域性券商特别值得关注,如国元证券、西南证券、兴业证券等。这些券商的大股东都是国资背景,受国资改革推动,而这些券商也有潜在的注资、重组等可能。  传媒板块  伴随行业的转型,最近两年来传媒都是热门板块之一。今年8 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无疑将加快国有媒体整合与跨界发展的速度。  停牌近6 个月的百视通和东方明珠在11 月24 日双双复牌并涨停,两家上市公司合二为一,同时伴随母公司优质板块注入以及引进战略投资者。  预计今后,强势的国有媒体将越来越多通过参股、收购、投资等方式,在向“新型媒体”转型的同时,尝试多元化、跨行业发展。其中,一线传媒国企有可能率先实现转型。例如人民日报、湖南广电、上海报业集团、南方报业、浙报集团等,这些强势媒体集团对应的上市公司也更具想象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两大传媒巨头的转型之路不仅启动时间早,力度也颇大,在全国行业内都已经是标杆。在上海文广集团重组两家上市公司后,已经定位“新型媒体集团”的上海报业集团在资本市场的动作更加值得关注。旗下唯一的上市平台新华传媒,有可能复制文广系“资产注入+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模式。  军工板块  去年中国重工收购军工重大装备总装业务,拉开军工资产证券化的序幕。今年以来,军工行业深化改革明显提速。成飞集成5 月份获得母公司巨额军工资产注入,复牌后受到投资者追捧,股价涨幅在3 倍以上。在成飞集成的带领下,多只军工板块的股票在短期内大幅飙升,例如洪都航空、哈飞股份、中国船舶等。  业内预计,军工科研院所改制细则有望明年一季度出炉。科研院所资产注入和军工资产进一步证券化是2015年军工企业改革的一大亮点。所以,军工热有可能在明年继续持续。  公司方面,中航电子作为中航工业集团的航电业务整合平台,集团航电系统旗下有5 家研究所,竞争实力较强,后续存在资产注入预期;中国重工在10 月份宣布,拟对旗下的科技产业公司进行重组,整合涉及公司多达16 家,中国重工高层还多次对外明确表示“加速整体上市步伐”。  国资改革板块  截至目前,国内20 多个省市都发布了各自的“国资改革”方案,每个省市都有多家国资背景的上市公司。在这些公司中应重点关注位于第一梯队的龙头国企,尤其是已经进入混合所有制改造阶段的国资企业。  分析案例可以发现,国资的混合所有制改造在形式上是非常多样的,引入的战略投资者既有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也有知名民企、行业巨头。有的战略投资者进入后,已经开始发挥作用,积极推动上市公司开展行业并购,显然这会在资本市场大大加分。例如,弘毅投资在今年二季度成为锦江股份的第二大股东,11 月12 日锦江股份停牌,公司公告称“正研究随同母公司收购欧洲第二大酒店集团(卢浮酒店集团)100%股权”。  类似上述引入外部股东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造的案例还有很多,弘毅投资在上海还入股城投控股,目前也处于停牌状态。此外,中山公用、格力地产分别为中山市和珠海市国资委旗下的龙头企业。今年8 月,复星集团耗资逾10 亿元接盘中山公用13%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而格力地产的母公司格力集团正计划将49%的股权通过公开挂牌方式转让给战略投资者。  由于外部股东的引进,这些原来国资企业的基本面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未来存在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开展行业整合的预期。如果投资者有耐心,不妨和这些战略投资者一起“潜伏”。(理财周刊)

股市房市赚钱难 现货白银投资开启理财新时代  导读:国内的现货白银投资目前还在起步阶段,今后随着理财观念的进一步增强和家庭理财产品配置的多元化,现货白银投资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  投资理财到底该做什么?这是当前很多人共同的困惑。面对“迷乱”的股市和“虚火”旺盛的房市,很多投资者束手无策。  对此,国内贵金属投资服务标杆品牌机构—中翌贵金属分析师提示,当股市、房市投资难以把握的时候,转向门槛低、收益快的现货白银投资是不错的选择。而中翌贵金属“三步养成”现货白银投资套利高手的投资者教育机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投资陷阱:股市看不懂,房市“虚火旺”  近期上证指数连续收出长阳,12月2日更是暴涨83.38点,券商股集体股飙升,看似形式一片大好,不少机构再次判断上证指数会“上3000点奔10000”,但个人投资者总是“跟不上”步伐,赚了指数亏了钱。而在专业投资者的眼里,这轮行情已经即将结束了。  “这轮行情基本结束了!首先,一轮行情的后期往往是大盘蓝筹股拉指数,掩护主力出逃,目前就属于这种现象;其次,除近期大幅拉升的券商、银行股外,绝大多数股票已经走完了一个行情周期,目前正处于顶部筹码派发期,整体下行即将开始;第三,大盘上涨,但机构资金持续出逃。保守一点看,目前股市的回调风险越来越大,股市行情结束已经步入倒计时。”资深股民许先生分析。  那么,房市又如何呢?利率下降被普遍认为是看好房市,国内多个城市的行情也显示房价有所上涨,但长期下行的局面很难改观。中指院数据显示,2014年11月,中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每平方米10589元人民币,环比下跌0.38%,为连续第7个月下跌,跌幅缩小0.02个百分点。百城中,76个城市房价环比下跌,23个城市上涨,1个城市持平。  “根本的问题是前些年已经透支了购买力,加之需求减少,新增购买有限!房价长期盘整下行仍是主旋律!”一位业内人士分析。  那儿赚钱?现货白银投资机制活上手快  东边日出西边雨,虽然股市和房市令投资者迷茫,但现货白银投资热的兴起让投资者看到了希望。  “今年以来,现货白银投资开户量持续增加,其中接近50%是股市‘改行’而来。”中翌贵金属分析师透露。毫无疑问,作为国内现货白银投资服务领域的标杆,中翌贵金属的数据也代表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动向。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现货白银投资受到分外青睐呢?  资料显示,现货白银市场交易实施双向T+0交易,让投资者在操盘时可以获得选择空间,你以买多,当然也可以卖空,不管白银行情上涨下跌中均有盈利机会。更重要的是现货白银价格国际一致,公正公开透明,每天成交额巨大,根本不存在人为操控可能,让投资者的判断清晰而明确,不用担心被“障眼法”忽悠。  “国内目前的投资渠道并不多,股市、房市失去赚钱效应后,现货白银投资可以说是一块新的‘处女地’!收到大众青睐实属必然。”中翌贵金属分析师说。  前景展望:中国“白银时代”才刚刚开始  资料显示,现货白银投资虽然在国内刚刚开始,但在国外却有数百年的历史。如刚刚退场的伦敦白银定盘价就起始于1897年。  而目前合约白银成交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CME) 2010年COMEX白银合约成交1283万手,合199.5万吨,同比增长60.52%;2011年共成交1961万手,合304.9万吨,较2010年同比增长52.87%,可谓是节节攀升。  “国内的现货白银投资目前还在起步阶段,今后随着理财观念的进一步增强和家庭理财产品配置的多元化,现货白银投资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中翌贵金属分析师认为。  据了解,作为国内现货白银投资服务的标杆品牌机构,中翌贵金属成立于2012年12月,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2000万元,是广东省贵金属交易中心第023号会员单位,成立以来,该机构始终坚持投资者利益至上,一手抓投资者教育,一手抓投资服务,成为业内的“风向标”。特别是投资者教育的“三步养成法”取得了丰硕成果,让客户从新人很快成为现货白银投资套利的“高手”。  “对投资者,我们建议首先学习现货白银基础知识和交易规则,然后进行模拟交易,提高行情分析能力和交易技巧,最后再实盘交易!现货白银投资是一门知识,也是一门艺术,赚取高额利润的前提是掌握知识。”中翌贵金属分析师表示。(中国网)

河北商务衬衫订制

天津定制西服

北京订制衬衫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