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管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PC管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创业板下PE出价翻倍并购基金夹缝中生存

发布时间:2020-03-11 12:17:21 阅读: 来源:PC管厂家

创业板下PE出价翻倍 并购基金夹缝中生存转载cyzone导语: 价格整整翻了1倍!一位来自香港的PE(私募股权投资)投资者陈先生告诉《投资者报》记者,2008年底时不少拟融资企业的出价只有3~5倍市盈率,如今在众多热钱的追捧下,再次出现

价格整整翻了1倍!一位来自香港的PE(私募股权投资)投资者陈先生告诉《投资者报》记者,2008年底时不少拟融资企业的出价只有3~5倍市盈率,如今在众多热钱的追捧下,再次出现8~10倍市盈率的牛市才有的价格。据陈先生介绍,这里所说的热钱,一部分是新入行的人民币创投基金,另一部分则是热衷于快进快出的Pre-IPO基金。大家都盯着创业板,这可能是中国2009年最大的一次财富盛宴,谁不希望能够分到一块‘肥肉’?与创投项目的热闹相比,一度被认为有望成为下一个PE热点的并购基金却备受冷落。

2009年4月中国创业投资报告显示,4月份中国市场已披露9家投资公司募集设立新基金,涉及金额341.75亿元人民币,但没有一只是并购基金;当月国内共发生17起并购事件,总金额约140亿元,但没有一起是PE支持的并购。

创投4月募资341亿元

从今年起,我们首次涉足创投投资。深圳君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廖梓君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其名为金石的一只基金正在酝酿设立,投资方向是针对创业板和中小板。

廖梓君有10多年投行和股市投资经历,她从2003年开始做PE,至今年5月18日已先后募集了6期基金,但全部都是Pre-IPO投资。

我们之前的Pre-IPO投资,主要是购买拟在主板上市的大型金融类、资源类企业股权,收益有保证,做起来也轻车熟路。但创业板推出后,这一块的收益也很可观,所以我们就把创投投资往前移。廖梓君说。

数据显示,经历了3个月的低迷之后,4月份我国创投资本募集市场井喷式上涨。4月中国市场已披露9家投资公司募集设立新基金,涉及金额341.75亿元。

此次资本募集市场的再度活跃与以往有所不同。4月份的基金募集中,外资背景的仅有2家,涉及金额38.58亿元,占募集总额的11.29%。人民币基金的募集规模已超过美元基金,占据了主导地位。

相关报告分析认为,中资机构表现活跃,部分原因是创业板的即将推出,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中资机构的投资步伐;而外资机构深受经济危机影响,其基金LP(有限合伙人)流动性紧张导致其招款困难,新基金的募集也出现困境,投资步伐受到一定制约。

前几年传言创业板推出时,就有大批资本涌进,结果后来大多难以生存。经过2008年经济危机和股市暴跌的洗礼后,投资者已经变得更加谨慎。

数据显示,2009年4月,已披露的获得财务投资(除战略投资外)的14家企业涉及融资金额9.31亿元,融资金额比上月增加了2.74%;但与2008年同期相比,获得投资的企业数量减少了28个,融资金额减少了76.4亿元,减少了89.14%。当月财务投资融资规模虽然与上月相比有略微增长,但与以往同期历史数据相比较仍然处于较小规模。

从投资规模的角度来看,4月的投资资金的分布比较平均,未发生投资额大于1亿美元的案例。

对于我们这些首次涉足创投的机构来说,安全是第一位的。廖梓君举例说,为了提高成功率,君盛投资把拟投资企业的标准定得很高(净利润在4000万元以上),而非一般的风险投资概念;另外,还聘请了两位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的资深风险投资专家进行项目把关。

并购基金夹缝中生存

在创业板的诱惑下,并购基金的日子也越来越难过。

所谓并购基金,是指专注于对目标企业进行并购的基金,其投资手法是,通过收购目标企业股权,获得对目标企业的控制权,然后对其进行一定的重组改造,持有一定时期后再出售。据统计,国外专门从事并购的基金,占所有PE的50%份额,由此类基金发起的并购占据并购市场50%左右的份额。

2008年以来,在产业整合的呼声下,中国式并购基金也纷纷酝酿成立。

2008年7月,山西能源基金等几只产业整合基金上报发改委;2008年12月16日,汇丰直接投资(亚洲)有限公司发起成立15亿美元的HS-BC Private Equity Fund 6 LP,主要投资方向为5000万美元左右的收购和兼并项目;2008年12月30日,华宸信托与内蒙建行、建银国际等设立华宸紫金1号?矿业并购基金信托;其他民营资本如亚商资本、华睿投资等,也表示要成立并购基金。

时至今日,这些并购基金大多无疾而终,即使成立也几乎没有进行并购投资行为。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市场募集设立的新基金中,没有一只是并购基金;当月国内共发生17起并购事件,总金额约140亿元,但没有一起是PE支持的并购。

事实上,并购基金在中国的发展一直不太顺利,自凯雷收购徐工被叫停之后,国外其他著名并购基金如KKR、黑石、华平等在中国的运作也变得非常低调,且多以成长性投资为主。

早在10年前,廖梓君就曾研究过并购基金的问题,今年初还尝试设立国内首例借壳基金(后放弃),在她看来,目前国内不具备并购基金发展的政策和市场环境条件。

一是配套融资机制不发达,可供使用的金融工具(如支付现金、换股收购、承债、资产置换等)很少;二是人才储备和操作经验不足,国内人民币基金是从2007年才发展起来,多数没有并购运作的能力;三是成本高、收益低,与动辄几倍、十几倍利润的Pre-IPO投资相比,对PE基金的吸引力不大。廖梓君直言不讳地说。

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副会长、国浩律师集团合伙人费国平也持同样看法,他对《投资者报》记者说,与创投基金在投资企业时基本使用自有资金不同,并购所需要的资金规模庞大,并购基金通常只使用一部分自有资金,更多的资金则是通过金融工具的使用从其他金融机构获得融资支持,这种融资支持通常是使用被收购企业资产的抵押或者是被收购企业未来业务收益的预测而作出的,所以投资风险更大,对并购基金管理人要求更高。同时,基金管理人还必须在金融机构有广泛的融资渠道和融资能力。

虽然在去年底,银监会出台了《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允许商业银行发放‘并购贷款’,但从已经发放的并购贷款来看,目前主要是针对央企和大型国企的并购重组,范围非常有限。所以,绝大多数人民币基金还无法进行并购运作。费国平表示。

他还认为,并购的风险比较大,失败率远超一般人的想象。麦肯锡公司研究了1972~1983年的116项收购,在并购至少3年后,如果收购方的股权投资收益超过收购股权的投资机会成本,收购就认为是成功,这项统计结果表明并购的成功率只有23%。

更重要的是,并购投资并非一购了之,为了提升企业价值,投资者往往还需要向收购企业提供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等,持有较长时间后退出。比如高盛1994年投资平安保险公司,直到2005年持股长达11年之久才通过出售给汇丰保险实现退出。国内那些急功近利的‘并购基金’难以忍受这么长的投资周期。费国平表示。

BANGCAMP创业邦成长营,创业邦旗下孵化计划。第四期全新升级,60个名额正式开启招募!现在报名,将有机会获得资机构对接、创业导师面对面指导、2016创新中国春季峰会展示、创业邦媒体矩阵深度传播!创新原力,伴你前行!

即刻报名第四期!

会计中级

收支两条线

置换补贴